二、熱網:(共26個因素)
2.1、平衡因素:
2.1.1、水力失調:這是系統中最常見的現象,幾乎所有供熱管理單位都未解決好,所以常常造成末端用戶不熱而前端用戶過熱。
2.1.2、一次管網失衡:大市政需要更認真調網,當供回水出現平壓差、甚至倒壓差時,熱力站會出現不熱現象,殃及其所供用戶。
2.1.3、熱源交替:有些熱力站或熱用戶可由多個熱源聯網供熱,如大市政倒工況時會造成暫時不熱現象發生。
2.1.4、分支閥門開度?。簽檎{節整個管網遠近平衡,就要限制中近端用戶流量和壓差,有時控制該分支或用戶閥門開度過小,也會致使近端不熱。
2.1.5、各分支阻力差距大:相鄰的兩路分支或兩棟樓各自系統內部阻力完全不同,差距越大越難以調兩者平衡。
2.1.6、末端用戶阻力大:末端用戶阻力大會使整個系統阻力明顯加大,水泵運行工況隨之發生重大變化,流量明顯減小,殃及其它用戶不熱。
2.1.7、末端用戶不正常:設計失誤、施工不當、管理不力、老舊建筑等造成某些用戶供熱不正常,如果發生在近端還算可以克服,但發生在末端則性質會有根本改變。
2.1.8、用戶私開閥門:用戶為圖私利自行開大檢查井閥門,打亂了原供熱平衡。2.1.9、管理人員搗亂:本職或離職的供熱管理人員與本單位或某用戶有私人恩怨、吃拿卡要未果,或者與合作的節能公司不合或爭功,而偷偷調整甚至關閉個別檢查井閥門,都會打亂原供熱平衡。
2.2、新樓因素:
2.2.1、夾在老樓中:新樓夾在老樓中,打亂了原先的水力平衡,不僅自身不保,還可能影響老樓供暖。
2.2.2、原總管徑?。涸鋈莺罂偣軓交蛑Ь€管徑未擴管,造成新樓或周邊不熱。
2.2.3、新樓阻力大:新樓的樓內系統阻力大(諸如面積大、采用地暖、分戶計量等),常造成本身供熱效果差。
2.2.4、位于末端:新樓建在工況不利的末端,使自身供熱效果差,若再加上本身樓內系統阻力大就更甚。
2.2.5、節外生枝:未與供熱管理單位接洽,擅自私接管網,偷取供熱能源,打破該區域供熱平衡。
2.2.6、節內生枝:為節省管材,從前端的樓內系統中接出一個分支給后面的樓宇,造成前端過熱,后端阻力巨大當然就不熱了。
2.3、損毀因素:
2.3.1、支線閥門失靈:支線閥門出現銹死、閘板掉、大量跑水等現象,需要關閉、報修而暫時不能使用。
2.3.2、管道損壞:由于施工或材料因素及年久失修,可能會出現突然爆管現象,造成大量跑水,維修時間較長,尤其直埋管段更難于查清。
2.3.3、補償器損壞:熱力管網中常用大量熱補償器,由于該設備質量原因、維護管理不當(如軟化水不達標)及年久失修,會出現突然爆裂損壞現象,造成大量跑水,維修時間也較長,尤其直埋管段中的波紋管補償器更難于查清。
2.3.4、管網人為破壞:閥門甚至管道等供熱設施被盜或被破壞引起停熱,低架空管道出現這一現象概率高。
2.4、其他因素:
2.4.1、初調節:供熱運行初期管網尚屬于調整階段,系統壓力不穩。
2.4.2、管徑?。阂巹?、設計、施工、管理等原因造成管網干線或支線管徑小,不滿足現狀、改造或發展需要。
2.4.3、供回水連通:管網中供回水的連通管閥門打開或失靈,造成系統走短路。
2.4.4、高點窩氣:管網應有坡度,沿途的高點應設排氣閥并在運行初期放氣。
2.4.5、管網臟堵:由于施工遺留、年久積存形成的臟堵會影響供熱效果,這些臟堵經常匯集在壓力較小的末端地區,使這些地區影響更大。
2.4.6、過濾器臟堵:同樣由于施工遺留、年久積存形成的臟物停留在管網中的過濾器中,未及時清理,影響供熱效果。
2.4.7、保溫差:施工缺陷及管理不善等致使管網保溫性能差,導致熱量損失嚴重,供熱溫度不達標。